156万年轻人每晚等他的睡前故事
Blake 25 岁了。
他的人生预算少了五年,「多的时候大家不在乎,但预算越来越少时,就会更加拷问自己要把时间花到什么地方。」
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出现的频率更高了,这是更年轻的Blake所不会在意的。
如同他们从前写过的 25 岁,人生似乎装上了八倍镜,以前是乱扫,「现在你就只想开瞄准打中一枪,再也不想浪费。」
聊到这里,他沉思了一下,然后突然激动:「这个可以做诶,我要记下来!」
是的,“我要WhatYouNeed”的又一个选题成型了。
一个创作者的精致
这是一个谨慎且要求完美的创始人。
排版丑是最不能忍受的事情,「这个没有居中」的口头禅,是团队对Blake的共识之一。同事Tank记得前年做晚安日历,Blake一眼看出来没有居中,一量果然差了两毫米,「简直强迫症癌晚期」。
处女座为Blake的挑剔找到了相对合理的解释。聊天时,Blake会不自觉地放慢语速,抗拒别人打断他,觉得表达上不完美的点反复咀嚼,闪过好的想法会突然一激灵,旁若无人地重复着记下来,继续慢条斯理。
有一次去上海参加活动,Blake和GQ实验室负责人一起蹲在路边捧着电脑改稿,引得旁人纷纷侧目,他却觉得再正常不过,「这不就是做内容的精神吗?」
“我要WhatYouNeed”创始人 Blake
Blake是个「偏主导」型的人,但和团队却鲜有激烈冲突。同为创始人的Joker说,「他大学时讲话就有很多人听」,这对一个做内容的人讲,很重要。
另一位主编自陈经常和别人意见产生分歧,但很少会和Blake互相觉得不行,他服Blake,「可以精准判断一个事情的可行性,又不会扼杀其他可能性。」
一场年轻人的冒险
这种精准判断也体现在“WhatYouNeed”的诞生中。
2014年,Blake的身份还是暨南大学12级金融系学生。根据自己对大学生需求的理解,他在课上随手涂鸦写下了 “What”“You”“Need”三个词,一个「希望为年轻人说话,组织创意活动的青年文化组织」诞生了。
冒险似乎是每个年轻人必备的功课,他们只带了一本电脑、一脑子的新鲜idea和满腔热血起跑。刚巧,微信的出现让冒险变得简单了一些。
惊喜始于荧光夜跑,这个带有“玩票”性质的活动一经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后,迅速通过社交关系扩散开,备受校内追捧。500字的文案,4000的阅读量,背后的成本只是六十块钱的荧光棒。
“WhatYouNeed”开始有了起色。
星巴克策划则是Blake口中「改变人生」的一环。请100名陌生人喝100杯星巴克,再由他们请下一位陌生人喝星巴克,以此对抗社会冷漠的现状——这成了日后WhatYouNeed的重要价值观。
活动的成功显而易见:在公众号只有 1600 粉丝的情况下,活动推送阅读量达到 8 万,粉丝量增至 6000 。“WhatYouNeed”由此走出校园,也逐渐「从广州走向全国,从学生媒体走向媒体。」
「至暗时刻」出现在 2015 年的年底。此时, “WhatYouNeed”已然在一系列「和年轻人有关的事情」中积累了 23 万粉丝,但由于当初创号时挂靠了其他公司的主体认证,很多深度合作难以完成的同时,也面临着帐号随时被收走的风险。在痛苦抉择后,Blake和团队选择「壮士断腕」更换公众号,虽然这可能会失去所有粉丝。
在旧号的最后一篇正式推送中,Blake用忧伤的笔触解释了换号原因,也谨慎地为“WhatYouNeed”找到了一个意义:「那就是用年轻人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下年轻人在经历着什么——那些我们最在乎的痛苦、快乐、繁荣以及衰败。」
后来,为了不让更多公众号运营者陷入同种困境,微信公众平台开发出了“帐号迁移”功能。
而在“WhatYouNeed”关停后的五天里,陆续有 10 万粉丝关注了名为“我要WhatYouNeed”的新号,3 个月后,关注量重新恢复此前水平,如今这个数字突破了 156 万,均篇阅读量 15 万+,“我要WhatYouNeed”成了大学生口中那个深夜才推送的「年轻人的聚集地」。
冒险成功了。
一种自然的表达
Blake相信“我要WhatYouNeed”始终是「自然的」——自然地开始,自然地转型又自然地走到现在,如同他自己。
小时候的Blake既内敛又胆小,即便到六年级也不敢在公众面前讲话,家人觉得「既然胆小,就要经历更多的东西。」 所以,他被家人「推出来」,就此做了六年的班干部。
班干部需要每两周出一个好玩的活动,他每周找创意,把他们包装地更容易被同龄人接受,自己随之也接受了这种「被动的训练」,会清楚「大家是什么样子的,对什么东西感兴趣。」
Blake排斥大众心理这个词,他眼中的年轻人,在高压的教育环境成长起来,对世界有好奇心,对一些重要的议题有共识,他拒绝过多形容,「太细就会有标签了。」
这无非是很自然的理解,他认定这刚好就是他们这个背景成长上来的这个知识水准的人的共识,年轻人的感受是通的,「比方说 25 岁的我很痛,但是当我很痛的时候,我就会判断有很多人跟我一样痛。」
「发出我们认为好的观点」成了很重要的事,然后大家去探讨,最终形成一个共识,他讨厌站出来撕心裂肺那种感觉,自己和团队的价值观排序里,「理性一定是大于情绪的」。
事实上,“WhatYouNeed”这种半严肃式表达,放弃了深沉而清高的“身段”而用更贴近的方式对话,也恰然契合了这群迷茫的年轻人寻求共鸣的内容需求。
自我怀疑也是常有的事,Blake接受外界对他们「幼稚、消极」的质疑,因为「有时候他也会这么觉得。」他写因为约会软件的盛行而形成的不稳定的亲密关系,五十万点击量,但转头又会想「这种情绪有没有用,有共鸣又怎么样?这是大家需要看的吗?」
他喃喃自语:「这还不够。」 「就像你看一个电影让你很开心,你会反过来想电影的意义是什么?」
最后他释然,「所有内容出发点都不是让这个世界更坏,只是觉得让大家可以好一点点。」
一种真实的尊重
在Blake看来,尊重是「让大家好一点点」的前提。
2191,是通过订阅号后台和Blake成为微信好友的人数。这个数字让他每天都很谨慎,「会被朋友“警告”:好好做,不要乱来。」
一位读者因为参与他们的线下活动结婚了,发了 88 块红包告诉Blake。后来离婚了,也告诉Blake。他们一直保有联系,这让Blake感觉「你参与了他们的生活,不是高高在上的局外人。」
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通过微信找到彼此,这比文章左下10万+的数字更重要。每个微信头像背后,都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生。
「其实本质的工作,还是把一篇文章放到一个真实的中国社会里的人面前,跟他分享你所看到的东西,然后希望他看到这个东西之后可以有变化。他花费了五分钟来看这个东西,你怎样对待他的五分钟,是一个很重要的态度。」
线下活动是Blake的执念,虽然花费不菲。在活动中看到读者一个个坐在那里,他们知道这些人都很认真读文章,「你知道你不能浪费这些东西。」
尊重不止发生在读者之间,“我要WhatYouNeed”在北京选办公室时,Blake第一时间在群里征询大家意见「你们喜欢吗?」这让编辑林木木念念不忘。
她后来把这件事写进文章里:我被这句话感动了很久。当时我已经记不清有多长时间没有被问到“你喜欢吗?”。我经常面临的问句是“你觉得合适吗?”“性价比高吗?”
在真正的尊重里,你会知道你是被在意的。
这仅仅是个开始
“我要WhatYouNeed”五周年了,内容创作也进入了下半场,拼专业能力拼口碑,「竞争反倒比以前更激烈。」
但Blake显然比以前更为从容,他今年25岁,两天内换了三个微信头像,朋友圈以每天一到两条的速度更新,似乎不怎么变的是签名,上面写着:
—— 「it's the very beginning.」
编者按
“微光”是微信派推出的人物栏目,专注为大家带来微信上那些平凡却具有闪光点的人和事。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刚好也在微信上延续着生活的精彩,实现着梦想与价值。那么,请戳此处讲一个故事吧,我们愿做你的聆听者。